主計總處今天(7日)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再度飆過3%至3.05%,寫下9個月新高。主要是因為颱風過境造成農損,導致蔬果價格上揚,加上以巴衝突推升油類費,導致CPI繼今年2月後又突破3%。
根據主計總處最新統計,10月蔬菜及水果受天候影響價格大漲,分別上漲12.32%、14.55%,且肉類、外食費、油料費、房租、個人隨身用品、娛樂服務、個人照顧服務費及醫療費用價格也上漲,所幸運輸費及家庭耐久設備等價格下跌,抵銷部分漲幅。扣除蔬菜、水果及能源後的核心CPI漲幅為2.49%,與過去幾個月漲幅相去不遠。
主計總處專門委員曹志弘說明,核心CPI顯示通膨壓力未進一步升高,不過,一般民眾較常購買的東西上漲,因此民眾對物價上漲感受較為明顯。統計17項民生重要物資年漲3.47%,漲幅稍有趨緩,但是外食費仍在高檔年漲4.21%,同時,房租年增率達2.2%也較9月更高。
由於11月已經不太會有颱風侵襲,主計總處評估蔬果價格漲勢可望縮小,加上國際油價已回跌至90美元以下,曹志弘認為,11月的CPI應有機會回跌至3%以下。(張佳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