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防疫團隊先前預測登革熱疫情可望在11月反轉向下,但是,高雄連續3天病例數攀升,加上頻繁噴藥引來不少抱怨。高雄市長陳其邁重申:高雄遵行的登革熱防疫策略是正確的,防疫需要市民配合,至於民宅噴藥引來的抱怨,會請防疫人員好好說明溝通。(林憲源報導)
天氣轉涼,但還未冷到足以抑制登革熱病媒蚊生長,高雄過去3天新增的本土個案6日為24例、7日36例、8日49例,病例數持續增加。
對於登革熱現況,陳其邁市長說明,高雄採行的「三合一」防疫策略:早期發現病例、病媒蚊監測、化學防治;防疫策略行之多年,也有效達到防疫效果,累積的防疫經驗成為很多國家取經對象。
有人批評高雄的防疫只有噴藥,陳其邁說,會說這種話的是外行,傳染病防治需要聽從專家建議,高雄採取的「三合一」防疫不只是使用化學防治。至於民宅頻繁噴藥引來的抱怨,陳其邁解釋,南部環境室內許多埃及斑蚊,因此高雄的防疫策略跟北部有所不同,而且必須在案例發現後48小時內進行化學防治。對於噴藥防治造成市民的不便,會請防疫人員好好的向市民說明溝通。

陳其邁說:「傳染病的防治要遵循專家的建議跟作業的指引,我們高雄市從以前到現在都採取三合一的防治策略,包括能夠早期發現病例、病媒蚊監測、化學防治,這三合一的策略已經行之多年,在很多的國家裡面,他們也都到高雄來取經。
陳其邁表示以現在為例,我們控制的病例數跟東南亞國家的疫情做比較,其實同仁非常辛苦也非常努力,我再澄清一次,我們不是只有靠化學防治,講這種話是外行話,因為我們包括一般社區篩檢專責診所,早期發現病例,然後就把病媒蚊擋掉,避免再進入另外一個傳播鏈,所以我們專責診所、醫療院所都超過五百家以上,這個就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這也是傳染病防治的策略。
第二個化學防治的部分,每年都必須在疫情一開始之前先做生物檢定,來看我們的噴藥濃度跟他的有效性、安全性,做一個整體的評估,我們再來做登革熱防治的噴藥動作。為什麼要到家裡?我們的防治策略為什麼跟北部比較不同?因為我們在室內都是埃及斑蚊比較多,所以當然室內要噴藥,所以市民朋友大家過去的經驗,我們其實高雄市也累積很多登革熱防治的經驗,所以在這兩年,我們逐步把每一項防治的環節都把他做好,這樣才能夠落實登革熱的防治。
陳其邁請市民朋友充分配合,當然在噴藥的時候我們同仁也很辛苦,也要進到裡面噴藥,我也要求同仁要善盡跟市民溝通、好好來跟市民解釋,為什麼大家會覺得說有時候好像噴得很快?因為他必須在個案發生之後,48小時完成噴藥的程序。所以我們一方面早期發現病例、擴大篩檢,把他家中其他可能人都做血清學檢查,把可能病例都抓出來再做化學的防治,這個是在我們多次專家會議裡面都已經討論過。
至於為什麼不學台南?陳其邁解釋,專家不管是國衛院,或者是成大、高醫,以及相關的過去台灣在登革熱裡面,或者在國際上登革熱防治非常有經驗的,包括蚊子的專家、醫療的專家,都認為說高雄的防治模式,因為我們個案數不多,所以採取我們現在防治的方式是比較恰當,也應該要維持這樣的方式。所以我們遵循專家的意見,累積登革熱防治的經驗,控制在一定的病例數來保障市民的健康,這個是我們高雄市的三合一防治的策略」。
高雄市8日新增登革熱本土個案49例(累計1,519例),感染源可能為台南者共4例,為湖內區、三民區、鳳山區及燕巢區各1例;感染源為社區群聚衍生30例,分為三民區8例,小港區6例,鳳山區5例,新興區4例,苓雅區及前鎮區各3例,前金區1例;單點新增個案共15例,分別為前鎮區5例,三民區及鳳山區各3例,楠梓區、仁武區、大寮區及小港區各1例。
衛生局表示近兩週病例數增加的行政區分別為三民區及鳳山區且趨勢向上,苓雅區、前鎮區約略持平。
防疫團隊進行高風險社區環境病媒蚊密度調查,最近查到的包括5處建築工地積水養蚊子,開單告發勒令停工到改善為止,另外也查獲三民區的電信孔蓋下方積水孳生200隻以上病媒蚊孑孓,開單告發並投藥防治。防疫團隊提醒巡倒清刷,防止積水,而無法清除的積水則必須投藥防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