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在中臺灣各縣市積極推動「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計畫,成果相當豐碩,特別盛大舉辦「112年中臺灣社造成果交流會」,共有37組社區營造團隊齊聚一堂,展出多元文化藝文社造成果、促進族群融合!(李河錫報導)
文化部推動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已進入4.0階段,在將近30年社區營造推動基礎上,現行政策更加注重多元平權、世代前進、社會共創等價值,鼓勵跨族群、跨世代、跨領域的共識合作;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館長尹彙武表示,今年度「中臺灣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計畫」,除了遴選45組社造團隊,包含自發性帶領居民參與、關注公共議題的「自主參與類」,與擴大參預精神的「互助共好類」計畫,更徵選7組「新住民藝文社造行動」團隊,鼓勵新住民共同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為社區注入新文化元素,透過委員們訪視輔導、社造培力課程、影像歷程紀錄、期末成果交流等方式,透過「跨域共創」精神,提昇社區生活品質、促進族群尊重與融合。

台灣社造聯盟榮譽理事長盧思岳則強調,全台社造將邁入30年,就像一場公民社會接力賽,勉勵社區夥伴們致力於傳承文化、跨域合作、攜手前進期望透過傳承並發揚社區技藝,讓青年和兒少也能成為承接社區發展的嶄新力量,用行動凝聚社區向心力,共融共榮發展,搭建永續共好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