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侯友宜才向柯P喊話:「火車過站不等人」,從15日藍白政黨協商的結果來看,柯文哲最後倒是像他自己貼出的照片:乖乖上了車還吃便當。
其實說來這一路歷程都蠻凶險,這點倒是更像雲霄飛車:一下慢速攀高、一下俯衝直落,看似快要翻車或撞壁,偏偏急彎之後奇蹟似沒有出軌,最後還能安全進站。
這也難怪沒上車的人都心存觀望。過去那些九彎十八拐就不提了,即便臨到協商前一天,藍營立院黨團還在高喊「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要「馬前總統、馬前主席」別撈過界,還說連戰和吳伯雄兩位前主席,已經作了很好的示範,意思是只有你卸任後還在惡搞;而就在談判日當天,原本只想當「公親」的馬辦,也被咬出執行長蕭旭岑「密訪北京」,回來後老闆馬英九立馬表態改挺「全民調」,影射方向不言可喻。而蕭也立刻反擊,直指被「侯辦」抹紅、自己人打自己人。
像這樣驚心動魄的劇情,居然還能演到「大團員」的收尾,很多人恐怕都難以置信。當然有人質疑像這樣的協商只不過是合作的第一步,但畢竟遊戲規則都明白訂出,別說當事人都已經白紙黑字畫押、就連裁判都找好了人,接下來誰還敢賴帳或掀桌就不再是那麼容易了。
實際一點講,從當事各方都同意不再辦什麼民調或初選,而是把7到17日出爐的既有民調、和兩黨內參各一直接拿來計算,就知道現在時間所剩無幾,再不想個辦法讓大家畫押,一切都會白忙一場。因此與其說發明出什麼更公平、更高明的機制,還不如說替每位當事人都找好下臺階。
既然如此,那些一路喊殺喊打、狠話盡出到撕破臉的各家鷹派,以後要怎麼「化干戈為玉帛」、共組同一戰隊?替他們想想都會感到十分尷尬。就更別提被侯派、柯營或1450網軍反串搞到食不下嚥、快被逼瘋到四處找人抬槓的無告庶民,「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這齣拖棚歹戲難道真的把大家都「裝肖維」嗎?
不用太過相信那些政客們天天掛在嘴邊的什麼國家民族大義,現實利益才是他們無時不刻都在精算的標的。接下來或許你會開始期待:在野整合也能海納百川、兼容並蓄地迎來才剛被中選會認證囊括90萬份連署的郭董,促成非綠大團圓;或許你正等著看那些早早就已經躺著選,時不時還對藍白極盡嘲諷的綠營政客、名嘴、網軍、側翼,現在會不會感覺風向開始變了,也輪到他們來體驗一下什麼叫朝不保夕。
其實所有問題都不應該被簡化。即便18日馬辦結果出爐後藍白雙方都依然能夠相安無事,也未必代表未來這場還不到兩個月的硬仗,可以輕鬆搞定。畢竟台灣同時也是強權在全球布局下的必爭之地,倒數50多天還會有哪些戲碼會陸續上演?大家不妨拭目以待。(張柏仲分析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