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歲黃先生因腎衰竭洗腎多年,近年更因腹中累積大量腹水,常常會喘、食慾不振,62歲黃太太了解後毅然提出捐腎的想法,經大里仁愛醫院移植外科巫奕儒醫師和腎臟科團隊評估後,決定使用微創手術摘取黃太太左腎移植給先生。手術中放掉約10公斤腹水,順利移植讓腎臟恢復功能,而且心臟衰竭問題也獲得改善,現在夫妻到處遊山玩水,重拾正常生活。
巫奕儒醫師表示,術前經過詳細檢查後,發現黃先生肝臟並沒有問題,但他除了洗腎外,還有心臟衰竭問題,便向黃姓夫妻解釋腹水的原因。主因是腎臟影響心臟功能,雖接受洗腎,但心臟衰竭導致無法完全洗去毒素與排除體內積水,日積月累造成大量腹水,如果一直持續下去,可能就需要換腎和換心才能挽回一命。在捐腎手術後不僅太太復原快速,先生也在術後數週體重縮水,恢復腰身,心臟功能大幅改善,增加超過20%的心輸出功率。
巫奕儒醫師指出,台灣末期腎臟病的發生率為每百萬人口476人,盛行率為每百萬人口3317人。兩者都高居世界第一。台灣目前透析人口已經約有10萬人,等待腎臟移植者每年有7,000多人。但台灣腎臟移植的可移植比率每年約為4.9%,也就是每百位移植等待患者,可移植人數約5人,主要受限於來源器官短缺。
巫奕儒醫師說,器官短缺的情況之下,世界各國積極推廣活體腎移植。活體捐腎風險極低,死亡率約0.03%。而術後長期追蹤,發生輕度高血壓、輕微蛋白尿和存活率與一般人沒有顯著差異。
巫奕儒醫師說明,活體腎臟移植手術,需要有家庭強力的支持,不只是有血緣的父母兄弟姊妹,還有沒血緣合法的婚姻伴侶也是很好捐贈移植對象。因現在藥物與科技的進步,血緣相容與否在器官移植已不重要,都可以經過處理成功完成。巫醫師說,目前在臨床上已完成多組夫妻相互捐贈,甚至很多是超過65歲以上的老夫老妻,只要經過仔細的醫學評估,都可以讓捐贈者成功復原,受贈者也可重拾健康。(張文祿報導)